欢迎进入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2022年 月 日

您的位置:首页/社科动态/社科动态/正文
分享到:

自治区社科联青年干部分享读书心得

2024-04-28 20:53:00 文章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 140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引导青年干部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4月28日,自治区社科联召开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青春加油站——青年共读经典作品”读书分享会。5位青年代表分享了阅读经典作品的读书心得。

在平凡中书写不平凡

学术中心 李萌

图片3.png

“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这是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的开篇之语。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小说以20世纪70、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陕北地区的城乡社会生活为背景,以陕北黄土高原原西县双水村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命运为焦点,真实描绘了当时城乡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安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还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身为生产队长,他想的不是如何让个人生活变得更好,而是如何带领全村共同致富,他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坚韧顽强、勇于奉献、敢于创新,具有极强的责任感。书中以孙家两兄弟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在苦难的生活中练就了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的形象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数平凡而努力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平凡的世界》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传承。

董卿在《朗读者》中这样解读《平凡的世界》: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那片苍凉而恢宏的土地多么贫瘠,信天游的歌声就有多么嘹亮。这部书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述了生活的意义。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和平凡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还传递出一种温暖的情怀。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思想共鸣,在于作者路遥对那个时代中国城乡普通人生活的真实体验,在于他关注的是普通人的命运,在于他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在于他对劳动者的赞美,更在于他对陕北农村深厚朴素真挚的感情。

“小说往往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展现了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画卷,并刻画了人们在艰苦环境下展现的伟大奋斗与不懈追求精神。读完《平凡的世界》,我仿佛也穿越时空,身处那个充满艰辛与希望的时代,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了生活的起伏和人生的抉择。但我更从那些平凡的个人、家庭中窥见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对社会变革、生活变化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感慨改革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在《平凡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努力拼搏,为理想而坚持不懈。而读书,成为了他们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关键。书中的主人公们,虽然身处农村,条件艰苦,但他们却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资源,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他们才能从生活的泥沼中挣扎出来,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触动。读书使人明智,读好书则能使人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感悟人生。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素养。作为一名社科工作者,我深知读书学习,特别是读好书对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按照乌书记对我会干部的要求,我更要把《平凡的世界》中的这份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日子里坚持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知识成为前行的动力。

前几天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过几天又即将迎来五四青年节,在这个时间青工委举办本次读书分享会恰合时宜,也格外有意义。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而在《平凡的世界》中,这种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孙少安、孙少平等人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命运,也影响了周围的人。这正是当代青年所应该学习和继承的。

正如书中所言,只有永不遏止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绽放。在时代潮流下,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微不足道,而平凡本就是生活的底色。然而平凡的世界,却能因理想和奋斗而变得不平凡,这部书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的伟大,也让我们在平凡的世界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心得

学术中心 苏燕

图片4.png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被称为中国人自己的百年孤独。小说以一位年近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人们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逝去的故事。

额尔古纳河原来是中国的内陆河,不是界河。后来中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包括中俄尼布楚条约,让我们失去了一些领土,所以说额尔古纳河其实是带着一条伤痕记忆的河流。300多年前,鄂温克族从贝加尔湖迁徙而来,开始在大兴安岭生活,与驯鹿相依为命,他们信奉萨满,跟着驯鹿所喜欢的食物而迁徙、游猎。小说人物繁多,分为上中下部和尾声,分别用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作为题目,叙述了父辈,我这一辈和后辈的爱恨情仇、独特民风和生死传奇。

死亡是一直笼罩在这部小说中的阴霾,随着阅读的推进,本就人口稀少的鄂温克族人用令人猝不及防又符合逻辑的方式走向死亡,在大雪迁徙路途中冻死的姐姐列娜,被雷击倒的父亲林克,在舞蹈中逝去的母亲达玛拉以及为拯救生命跳萨满累倒的妮浩等等,还有猛兽、瘟疫以及日寇的侵害,面对死亡,除了信仰他们别无选择,充满了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

然而,死亡也并不是小说唯一震撼人心之处,面对死亡、恶劣环境和外来者的入侵,鄂温克人展示了生命力的顽强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只有直面死亡,才能向死而生,才能拥有博大的爱和善良。他们似乎教会了我们如何与死亡和解,死亡是“和天上的小鸟在一起了”,是“变成一粒花籽,放进土里,就会发芽、生长和开花”,教会我们如何与自然共存,大自然能伤害人类,也能治愈人心。

他们爱额尔古纳河流,包括里面跳跃的狗鱼和哲罗鱼;他们爱驯鹿,会为鹿茸流泪,驯鹿死亡而悲伤,爱桦树和柳树,制作桦树皮船,喝桦树汁,编柳筐;爱每一座山,赋予大大小小山名字;爱四季,给孩子起名为九月,为春季舞蹈,为夏季狂欢,为秋日欢愉,即使是严寒的冬日,也为星月歌唱;更爱同胞,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也对下一次的见面充满期盼。额尔古纳河孕育了这个民族,河水也流淌在这个民族每个人的血液里,充满了像河水一样的明亮、包容和清澈,也宛如见证历史的河水一样,厚重而深沉。

小说在描述鄂温克民族的同时,也用这个民族的落幕在反思文明的进程,全书到243页才真正开始直接用“痛苦”的字眼描绘城市化进程中带给人类精神上的压力和矛盾纠结,文中写到我的外甥女依莲娜,第一个读大学的鄂温克人,“她每次回来都兴冲冲的,说是城市里到处是人流,到处是房屋,到处是车辆,到处是灰尘,实在是无聊。她说回到山上真好,能和驯鹿在一起,晚上睡觉时能看见星星,听到风声,满眼看到的是山峦溪流、花朵飞鸟,实在是太清新了。然而她这样过上不到一个月,又会嫌这里没有酒馆,没有电话,没有电影院,没有书店”。最让人痛心的是,依莲娜是有人物原型的,她的命运正是现实中鄂温克画家柳芭的命运,她带着才华走出森林,最终又满心疲惫地辞掉工作,回到森林,在困惑中葬身河流。当小说连接现实,那些故事里的鄂温克人的命运终将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和苍凉感。

我们的现代文明是不是一定要让大家都一样?生活环境是不是一定要被迫改变,驯鹿是否一定要被圈养,失去自由和灵性?人类是否都要按照一样的方式生活?丛林和霓虹是否可以共存?在全球化进程当中,像鄂温克族这样的民族,尽管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他们是否依然可以保有自己的宗教,自己的文化?我们是否可以让他们成为文明的活化石?成为我们亲密的朋友?成为我们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直到读完这部作品,这些问题也依然萦绕在我心头,时至今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我们穷其一生所追寻的生活状态?

回首这本书,已然和初见它时不再一样,这本书更像是一幅画,不只有古老民族故事,还有桦树、柳树、驯鹿、山鹰、灰鼠、黑熊以及春夏秋冬,清晨傍晚,有热烈的阳光也有清冷的夜色,我没有办法忽视书里描写的每一域,仿佛漏掉一个字都是对作品的不敬和对生命的亵渎,额尔古纳河也不是蜂拥前往一探究竟网友笔下的“不过如此”,它更是一个时代,一个叫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时代。

我的分享接近尾声,其实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我是越来越不想往下读的,不仅因为每翻几页就要有人走向死亡,要面对环境的被破坏,也因为不舍,我希望的是故事可以续写,生命可以延续,文明的尖刀不会刺痛鄂温克的希望,古老的民族可以在新时代中平静而纯粹地散发温润的光芒。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

学术中心 米雪

图片5.png

如果今天我们票选历朝历代文人的最佳人气奖,那获奖的一定是苏轼。林语堂先生是这样描述苏东坡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在细细品读的过程中,我不仅为苏东坡的才华与人格魅力所折服,更从中汲取了诸多关于人生、工作、生活的智慧与启示。

正如林语堂先生在书中所写:“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苏东坡,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人生经历,成为了后世传颂不已的文化名人。他的诗词歌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又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在阅读《苏东坡传》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了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超然,以及他面对人生起伏时“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与淡定。

苏轼的一生坎坎坷坷,起起落落。他少年成名,21岁时进士及第,最高官至礼部尚书;他仕途坎坷,不断遭遇挫折,一生跌宕起伏。北宋后期最大的问题是党争,新党以王安石为首,要变革;旧党以司马光为首,要守旧。在新旧两党之争中,苏轼显得那么不合时宜,最终他因言获罪,被捕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随后,他被贬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人生跌落谷底,从州长变成犯官,经此一事,苏轼也完成了他人生的蜕变与转折,自称东坡居士,两度游历赤壁,写下豪迈名篇,开启豁达人生之旅:“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何等气度,但谁能想到此时他正经历着人生最黑暗的时刻;被贬杭州,为了治水,他修建了著名的苏堤,发明东坡肉,将古代人们不吃的猪肉变成一道名菜;被贬惠州,朋友写信来安慰,他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儋州,60多岁的苏轼将蛮夷之地当作故乡,兴水利,修学堂,不遗余力教化百姓,他还发现了生蚝的美味,给儿子写信说:“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生蚝这么好吃,别告诉别人。正值盛年被贬黄州,人到暮年被贬惠州、儋州,贬谪之地一次比一次荒凉,一次比一次困苦。苏东坡在失意与自嘲交织的心境中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回首他的一生,21岁出仕,22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3岁入狱,47岁丧子,50岁后一贬再贬,65岁时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一生总是痛苦多于喜乐,可世界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而正是这些屈辱、苦难、失意、孤独、绝望,令他在承受生命难以承受之重的同时,也给苏轼带来多重的生命体验与淬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传》不仅是一部文学传记,更是一部关于人生智慧与处世哲学的宝典。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深刻体会到了苏东坡豁达乐观、正直坚韧的精神品质,以及他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苏轼,大概如此。

《了凡四训》读书心得

学术中心 张小宁

图片6.png

《周易·坤卦·文言》中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了凡四训》中《积善之方》篇就对“善”的定义和鉴别进行了深入地论述。通过列举的十个“行善”的案例,了凡先生将此划为真与假、端与曲、阴与阳、是与非、偏与正、半与满、大与小、难与易共八种。

对于行善的真与假,文中引用中峰国师的评价,世人的认知能力还没有提高到一定程度,所以对人与事的善恶分辨也常常会混淆,这是常有的事。那判定善与恶的深层次标准为何呢?中峰国师给出了答案:“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若能明白天下大同,人人我我本不二的道理,大公无私便是善,若苟求一己私利,即便行迹上再多粉饰涂抹,依旧是恶行,这是从名相层面的一次评判。若再深入探讨,中峰国师进一步阐释了善恶的标准,便是:“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这里蕴含的智慧,在《道德经》中有同样的阐释,“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金刚经》第七品无得无说分中,一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是对中峰国师这句话的完美诠释。无为是超脱于善与恶二元对立外的,若还有一个“为”存在,那便在一个行动中有了自己的动机,凡有己之为,真便隐没不现。大约在了凡先生的人生实践中,大公无私,不求回报的“无为”,便是至真的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任何善,都是真善。

对于行善的端与曲,了凡先生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对于那些谨愿之士,即孔子所批判的“乡愿”,在社会中受欢迎,从不愿得罪人的好好先生,了凡先生直斥其为“德之贼”。进而以圣人对端曲的判断为依据,圣人取“狂”,即积极进取但自命不凡之人,取“狷”,即洁身自好但趋于保守之人。在《论语·子路》中孔子点评狂狷,“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总要比好好先生强,更“端”。

对于善行的阴与阳,了凡先生认为,“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并在后续的辨析中,对阳善的“名”进行辩证分析,有善名,也很好,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便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对人的生存与成长未必会好。为善而名不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阴阳周转,这种关系很微妙。

关于行善的是与非时,了凡先生引用子贡与子路救人的两个故事作为案例。子贡从其他诸侯国救回鲁国人,但是未收取政府承诺的酬金,而子路在搭救溺水者后,收取了被救者用来报答的一头牛。孔子批评子贡,却赞扬子路。若我们按照传统标准,助人为乐不求回报是高风亮节的表现,但孔子认为,做事情是否合适的标准,应该取决于社会上最广大群众的道德层次,“而教道可施于百姓”,如果按照子贡的雄厚经济实力,可以不要酬劳,但普通的贫困百姓做了这些善事,取合适的酬劳,未尝不可。圣人之所以为圣,恰恰是不以圣人的标准去强行要求芸芸众生。这种灵活但是接地气的关于善行的探讨,对把握是与非,很有助益。

在讲到善行的偏与正时,了凡先生没有浮于名相,而是通过案例,更辩证地看待这些行为。明代吕原辞去相位回到家乡,一个醉汉辱骂吕原,吕原高风亮节,没有采取措施。一年后,当听说这位醉汉犯了死罪,吕原才觉得若当时采取措施教育这名醉汉一番,也许他就不会落到这步田地。这个故事蕴含着很深的道理,一个善行是偏是正,需要带入到时间地点人物的具体环境中做判断,并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道德标准去判断。

何为善行的半与满?了凡先生从一个角度提供了思考,勤于积累,在善行路上不断前行,便是满;停滞不前,懒于向社会回馈正义良善,便是半。同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颇为相合。

善行的大与小,也并不是世俗意义上可量度的指标。了凡先生通过引用的例子说明:“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少。”判断善行的大与小,即是从家国情怀而非个人一己私利去斟酌,这便是真正的标准。

关于善行的难与易,了凡先生认为,应该从难处着手,在人生实践中,肯舍弃忍受很多东西,去促成善行,这才是知难而行的大善。

了凡先生关于善行的界定和解读,是微言大义,其一腔赤诚,值得我们在阅读经典中不断体会,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去践行了凡先生“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谨此自勉,也与诸君共勉。

震撼人心的英雄史诗——《江格尔》

办公室 胡斯勒图

图片7.png

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几次重要讲话中高度评价《江格尔》《格萨尔》《玛纳斯》,称其为“震撼人心的英雄史诗”。

《江格尔》细腻地描绘了蒙古族古代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彰显了浓厚的英雄主义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渴望。

一、连接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江格尔》起源于我国新疆的蒙古族卫拉特人民间,并逐渐向青海和内蒙古地区传播开来。此外,这部宏伟的史诗还远播至蒙古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该作品跨越4个国家,以6种语言传承,已然成为我国众多民族共同珍视并广泛流传于欧亚大陆的文化瑰宝。《江格尔》折射出各民族千百年来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无疑它也是连接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二、爱国主义为内核的鸿篇巨制

尽管《江格尔》中呈现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流露出激昂的英雄气概,但其核心主旨却是对和平和自由的向往。特别是在开篇的序诗中,对江格尔的故乡——宝木巴进行了反复的描绘与颂扬:这里没有冬天,阳春常驻;这里没有酷暑,金秋延绵;这里没有袭人的寒风,和风习习;这里没有炙人的炎热,细雨绵绵;这里没有疾病,人人长生;没有孤寡,老幼安详;不知穷困,家家富裕;没有压迫,自由幸福……这些描绘,把人类对和平生活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江格尔》思想内涵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反对分裂、追求统一。在分崩离析、诸强纷争、弱肉强食的世界,江格尔象征着统一与和平的力量,他代表着正义,与那些导致分裂、破坏和谐及阻碍统一的邪恶力量进行抗争。他不断努力,逐步消除了各个可汗的割据局面,为实现统一大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同时,《江格尔》也展现了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彼此学习、和谐共处以及携手共建美满家园的深切期望。在史诗中经常提及的宝木巴之地,居住着五百万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民,他们都精通多种语言。诗中更是描绘了诸多通过法律手段和政治途径来调解部落与民族间纷争的场面,而那些具备出色解决纷争能力的人则被誉为“biligten”。

三、登峰造极的艺术造诣

史诗是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江格尔》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源于其诗意悠扬的诗句、感人至深的音乐旋律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还在于艺术家们的精湛演绎,与听众共同打造的热烈表演氛围,更归功于它所蕴含的独特历史性、仪式性、神圣性以及崇高性。在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史诗的表演、传播及传承环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江格尔》仍以其活态的传承方式屹立不倒,并不断探索出与时代相契合的新传播途径。这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