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2022年 月 日

您的位置:首页/社科新论/正文
分享到:

内蒙古学研究成果交流会发言汇编(二)

2024-06-02 11:20:08 文章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 598

我国城乡社区教育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刘春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理论和实践守正创新的伟大创举,指引中华民族大踏步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创举,深刻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深远意义,深刻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论断。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回答了“四个之问”,坚定了“四个自信”,承载了“六个坚持”,凝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精髓,凝结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中国式现代化最显著的两个特征就是要立足于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我们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的灵魂和根脉放置于我国广阔的城乡社区空间视域,连接到“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上来思考表达。

我国有广阔而完备的城乡社区网络,在城乡社区视域下,政党、政府、社会、市场各级各类组织和个人构成社区形态,在城乡社区运行体系中,学习是最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服务管理功能。我们要紧紧抓住社区学习功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其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和魂深深扎根于城乡社区全民终身学习共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中华现代文明价值之中。

一、助力赋能城乡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阵地

(一)建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阵地。

据《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2022年第三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城乡社区约60.6万个,其中农村社区约48,9万个、城市社区约11.7万个。随着我国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发展,城乡社区人口集聚呈快速上升,社区尤其是小区日益成为承载居民生活、承担社会治理、承接公共服务最基本单元,成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场域,成为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促进人们交流互动、创造实现美好生活的大家园。开放大学城乡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数字素养教育等有组织、非学历教育引导社区居民及特定群体共享积极健康、高品质生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区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成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坚实基础,成为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共商共建共享共有精神家园 。城乡社区教育要成为做好党的民族工作的坚强阵地、开展居民群众“主线”教育的坚强阵地,成为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要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坚强阵地。

(二)城乡社区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城乡社区既有区域性,又具有共同性,既有群体特征,又有管理属性,既是自治机制,又具有治理效能。因此城乡社区作为人民群众的居住家园,兼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性和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建精神家园的内驱力。担负全民终身学习使命的城乡社区教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主体性和共建美好精神家园内驱力铺路搭桥。城乡社区教育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国民教育体系之外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无边界大教育系统,这种内需式、群体性学习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门入户、入心入脑的重要途径,使主线工作融合于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国家进程中。城乡社区教育义不容辞担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主题主线工作打造成为城乡社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亮丽风景线和红色品牌。一是促进城乡社区教育成为主线工作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既要增强主线意识,更要做好主线工作,通过细致长效、润物无声的场景式学习活动,使城乡社区成为主线工作的重要支撑。二是促进城乡社区教育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牢主线工作根和魂的丰厚沃土。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在城乡社区弘扬“五个认同”正能量,呵护培育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担当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根植凝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不可摧的文化基石和磅礴力量。三是点燃城乡社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星星火炬。发挥好城乡社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等主线工作“讲习所”,久久绵绵建好各族人民共享美好生活大家园、富有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大舞台、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大学校。

(三)发挥老年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力量。

老年教育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服务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需要,更是城乡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老年人口2.97亿人,占比21.1%。其中70岁以下接近60%,80岁以下近90%。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及其多样化需求活跃在城乡社区,极大地影响着家庭、社会心态,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老年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需求者,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代际创造者、向往者,毫无疑问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群体和坚定支持者。不同龄段老年人及其代际交往交流交融会产生社会心理代际传递,成为中华文明伦理道德、孝亲文化的承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极大地影响着一代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要把主线工作融入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服务工作之中,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花竞相盛开、结出硕果。

二、深化拓展城乡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推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积极探索城乡社区主线工作路径、内容形式及生动实践。

(一)办好“开大书屋”,共建城乡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北疆文化”。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2016年至今,学校投资建设506家“开大书屋”,打造居民“阅读+”社区场景,遍布广大城乡社区,书籍内容类别丰富,优化配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书籍上架。推出“开大书屋”共建书香社区、读书分享会、普通话演讲等项目,采用 “以点带面、多点辐射全域全龄人群”灵活多样形式,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8年来“开大书屋”已成为全区助力乡村振兴、公共文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北疆文化阵地。

(二)办好开放大学社区教育体系,建强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

优化设计城乡社区教育学习课程,建好用好党建知识、预防校园欺凌、预防金融诈骗为主题的公民素养课程;扬琴、书法、舞蹈、插花、瑜伽、茶艺等以陶冶情操生活艺能课程;无土栽培、奶食品制作、烘焙技艺等促就业职业技能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融会红色文化、融合传统美德,引导城乡群众增强“五个认同”,感悟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抓住中华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契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夯实提升社区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群众基础。

(三)用好“六个一”工作法,打造城乡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品牌。

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共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开展“六个一”民族团结进社区活动,通过采取专题讲座、民族团结红色歌曲联唱、民族团结诗歌朗诵、民族团结才艺展示、民族团结知识测试、社区书记民族团结工作交流研讨,(即“一讲”“一唱”“一诵”“一艺”“一试”“一研”),做实做细经常性社区教育,融入居民日常生活而不觉,各民族文化和美融合潜移默化浸润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增进民族交流包容团结,共建共享社区“民族团结心向党石榴花开籽同心”的精神家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把主线教育做到社区、引入家庭。

(四)建好“内蒙古终身教育网”,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化资源。

致力于实现教育和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学习型社会目标。开放大学系统共建“内蒙古终身教育网”,发挥该平台“学习、交流、管理、服务”一体多能,汇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化优质课程等资源,彰显线上远程教学技术优势,实现成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送教入户,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格局。

(五)围绕“主线”凝练社区教育案例,宣展城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典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展演活动、凝练典型案例载体(打造新巴尔虎旗综合高级中学社区居民、农牧民非遗艺术终身学习生态链、海拉尔东山街道“数字乐学、智享银龄”数字化+社区教育、察右前旗“塞上活力合作社、乡村振兴新引擎”、乌兰察布城乡社区大学“烛之梦梦想成真谱新篇”、察右后旗城乡社区学院“火山草原夕阳美”等终身学习品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进社区。展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和红色经典歌影剧,引导居民追溯峥嵘岁月,重温经典故事,激发各族群众体悟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精神,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政治意义、深远历史意义和伟大现实意义。

三、构建城乡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体系力量

开放大学系统秉承“敬学广惠、有教无类”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技术、资源和系统办学优势,积极拓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加快推进数字化大学建设,聚力促进城乡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夯实城乡社区“主线”责任。

为推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内蒙古人民政府批准,内蒙古开放大学加挂内蒙古城乡社区大学和内蒙古老年开放大学的牌子;内蒙古教育厅批准,成立内蒙古学分银行;积极筹备内蒙古特殊教育大学和内蒙古数字大学,持续建设没有围墙的无边界大学、合作大学。以服务学习型社会为己任,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铸魂育人、追梦圆梦,着力打造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勇担城乡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责任、精神力量和文化使命,引领居民群众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从文化中找到前进的力量。牢记总书记指出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应当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铮铮誓言,不断焕发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

(二)推进教育合作,完善城乡社区“主线”工作机制。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老年教育工作机制。内蒙古开放大学与民委、社会工作部、民政、科技等党政部门,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会等群团组织深度合作,做项目、聚合力、解难题,共建社区家长学校、残疾人学历教育、农民工求学圆梦项目等,关心关注各种特殊群体,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努力实现开放大学主线工作嵌入式全覆盖。在城乡社区高扬团结奋斗的旗帜,为青少年和老年群体开传统文化课程、办民族历史讲座,让“四史”教育进社区、“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入人心、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抓住特殊节假日开展好残疾人群体、少数民族居民喜闻乐见的社区文艺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展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祖国统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

(三)面向广大基层群众,强化“主线”工作覆盖面。

做好民族地区主线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要下力量把做好强基础、补短板、利长远工作向广阔偏远的农村牧区延伸,做到越是偏远地区越应做好。全区开放大学系统坚持“五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产业、面向社区、面向偏远农村牧区)的办学定位,全力开展开放大学助力乡村振兴计划项目,持续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专项向偏远地区覆盖,发挥开放大学独特体系优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牵线铺路搭桥,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示范区建设尽心尽责、献计出力。

(四)实施“银龄计划”,壮大基层“主线”工作力量。

培育壮大城乡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队伍力量,一是要建设社区志愿者专项库和志愿服务制度机制,发挥出积极作用;二是大力实施城乡社区“银龄计划”,系统发展培训社区老师和工作人员,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培育壮大主线工作群众基础,发挥好骨干队伍示范引领,共建共享城乡社区民族团结、和谐和美、安全稳定的社会生态。


鄂尔多斯市“144610”实践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 奇海林

鄂尔多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体布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主线,以有形有感有效为努力方向,以共同体理念、共同体行动、共同体意识渐次融促为顶层设计,以工作格局、宣教格局、行动格局为重点格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域示范创建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复创为主要载体,以“144610”为落实体系,六个维度,一体发力,既在具体实践中有效推进了工作落实,也在循环落实中不断创造了生动的崭新实践。

一是各项工作聚焦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纲”。鄂尔多斯市以“纲”为主线,努力把工作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交办内蒙古的“两件大事”扎实推进,2023年鄂尔多斯市成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获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市,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制烯烃项目开工建设,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产出“绿氢”,智能风机、单晶硅片等一批新产品实现“零”的突破,新能源投资热度集聚指数排名全国第二,首次进入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能源、现代煤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羊绒四个世界级产业发展“实景图”已然绘就,转型发展动力十足。丰厚的经济基础让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结”愈加牢靠,各族人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

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在宣传教育、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细化、实化、具体化,使各族群众在“远则观之,近则感之”中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推动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群众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三是夯实共同思想基础。鄂尔多斯市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之初就明确了共同体理念、共同体行动、共同体意识渐次融促的顶层设计,以理念教育为先、具体行动为要,在全域建成渐次推进、春风化雨的“润物环境”,以实景实物为用、实事实效为本,在全社会形成融合互促、螺旋跃升的良好氛围。理念为先方面表现在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立体化机制,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教育全过程。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组织专题学习不少于1次,党委(党组)书记专题党课不少于1次,各级党校主体班次安排课时占比不少于10%;在全市579所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及“五个一”系列活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广场,开设主题公交线路、旅游线路,把宣传教育延伸到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行动为要方面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骨干、机关、企业、社区、基层、学校、流动文艺7支宣讲队伍,赴9个旗区和社会各界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巡回宣讲活动;制定“石榴籽”工程命名办法,选树石榴籽家庭、企业、学校、嘎查等一批典型;实施共建精神家园、依法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程等六大工程,激发干部群众携手前行、同心筑梦的强大正能量;打造《石榴红了》《鄂尔多斯青铜器》《这片草原》等以鄂尔多斯民族融合、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旅演艺品牌。举办《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等7个展览,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打造生态、红色、乡村、城市、工业、非遗及黄河几字弯等七大类主题精品旅游线路,精准规划展示特色优势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串联起30余个嘎查村,打造乌审旗巴图湾红色小镇、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等9个乡村旅游集聚区。实效为本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更加鲜活、更接地气,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参与度、认知度、融入度、认同度。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新载体,各民族从思想上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四是凝聚共识汇聚合力。鄂尔多斯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和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构建领导有力的工作格局、覆盖全面的宣教格局和任务明确的行动格局,全力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石。首先,细化实化工作格局。鄂尔多斯市提高政治站位,构建起市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其次,建好用活宣教阵地。建设四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心(基地、所、站)1000多个,发挥主流舆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运用全媒体多样化传播形式,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语境大氛围,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再次,夯实完善行动格局。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建强四级“领导小组+促进会”组织,建好四大宣教实践平台,实施主题宣讲、共建精神家园等六大工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纳入党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察、实绩考核和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内容,纳入政府工作和部门业务、基层组织重点工作,真正实现了有领导、有人抓、有事做、有考核、有成效。

五是以创建和复创为主要载体。鄂尔多斯市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始终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聚焦聚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举办内蒙古的“两件大事”,着力打造“六个典范”,推进有形有感有效工作。2024年全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有形有感有效讲好‘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确保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复创成功。”一是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典范。强化政治引领抓好统筹是最为关键的要求,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指示和要求,认真落实自治区“一决定”“六条例”提出的各项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专门召开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动员大会,印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的行动方案》《鄂尔多斯市委关于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的决定》等规范性文件,紧扣“七个作模范”任务,形成“六维一体”的总体布局和“144610”(把牢一条主线、搭建四大平台、成立四级组织、实施六项工程、做到十个纳入)工作体系,从政治上谋划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其次是强化制度建设抓好推进工作。再次是加大保障力度抓好落实工作。二是打造各民族一家亲文化交融典范。首先是健全宣传教育体系,鄂尔多斯市已经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平台1515个,宣讲队伍1812支,创造出覆盖全域、教育全民的“润物细无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社会环境;其次是构建理论研究体系,成立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与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等部门合作,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智库,立项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鄂尔多斯实践研究”“南京知青在草原”等课题22项,形成《石榴花开几字弯》《草原深处知青故事》等理论研究成果30个;再次是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出台《鄂尔多斯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一点一特色、一线一主题、一行一标杆、一地一品牌”创建格局。三是打造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典范。首先开展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工程,按照“北疆文化”建设要求,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鄂尔多斯卷》编纂工作,承办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马玲摇响幸福歌》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各族干部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不断增强;其次是精心实施“三项计划”,即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活动一万余场次,与重庆市、成都市、延边州达成共建联盟,与多地联合开展“黄河两岸是我家”“西安-鄂尔多斯”联程旅游等活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加深;再次扎实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三级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形成“多多评”智能基层治理等典型经验做法。四是打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典范。首先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次创新智慧教育平台,建立集四级(市、旗区、乡镇苏木、村嘎查)指挥调度、宣传教育、资源共享、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石榴籽”平台,让智慧平台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再次发挥基地教育引领作用。五是打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典范。通过定位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推粮食、羊绒、肉羊、肉牛、奶业五个百亿级产业,通过对十四个民族特色村寨进行改造升级,持续推动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壮大。六是打造同呼吸共命运革命传统传承典范,通过鄂尔多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乌审红色小镇、牧区大寨博物馆、南京知青博物馆和鄂托克前旗“1+6”红色教育等基地,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为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金字招牌、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贡献鄂尔多斯力量。

六是以“144610”打造鄂尔多斯民族团结样本。从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政治高度顶格谋划,2022年12月底,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印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的行动方案》,创新提出“144610”(把牢一条主线,搭建四大平台,成立四级组织,实施六大工程,做到十个纳入)工作体系,推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实施六大工程,筑牢干事创业的压舱石。第一,实施主题宣讲工程。由市、旗区两级宣传部门牵头,统战、组织、教体等部门配合,组建“党校教师骨干+专业宣讲团、机关党组织+中心组+干部、基层党组织+促进会+企业工青妇组织+班组骨干、基层党组织+促进会+社工+志愿者+社区能人”等 七支队伍,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实现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100%覆盖,不断增进由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在市委统战部机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所安装了广播系统,全体机关干部正在认真聆听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读本,机关把读本内容分解录制成30期音频内容,并插播一首经典民歌,每天上午9点整伴随愉悦的音乐定时播放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下一步计划将广播系统覆盖党政办公楼20多个单位3000多名干部职工。第二,实施“石榴籽+”工程。聚焦全面交往交流交融,在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特别是企业、嘎查村(社区)等培育一批“石榴籽+”项目,打造全市“石榴籽”品牌,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讲座、“石榴籽”讲堂、“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近万余次。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宣讲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情况1814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4572次,主题党日活动7716次,累计培训4万余人次,实现全市各级民族干部全覆盖。将民族团结教育列入中小学校课程教学目录,引导42万余名师生参与民族团结“开学第一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师生心灵深处。第三,实施共有精神家园工程。聚焦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重点从加强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阐释等方面入手,用好“报台网微端”各类媒体平台,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第四,实施共建共享现代化工程。把加快高质量发展与促进民族团结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实施健康鄂尔多斯行动等任务久久为功,为全市实现“三个四”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第五,实施依法治理工程。加大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融入全市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各领域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民族事务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建设“智慧石榴籽”信息化平台,提高基层治理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提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第六,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推动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联动,按规定评选表彰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优化提升民族团结进步“10+6+N”创建体系,建强10个主阵地、主窗口,抓实6项活动载体,拓展多个重点行业和服务领域,13个地区和单位被命名为第八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7个集体24名个人被命名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


增强宣传工作的四个结合 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参事 乌恩

近年来,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出了全方位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的战略布局。全区各族人民“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得到进一步加强,已汇聚成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强大精神动力。

为助力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纵深推进,实现有形有感有效的目标,根据前期区内外专题调研体会,特对今后宣传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与中华民族发展的伟大目标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增强广大干群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逆转之势迈向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但复兴之路充满风险挑战,有必要让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充分认识到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本质,就是要求大团结大联合,解决人心和力量问题。确保党的民族工作坚持正确方向,确保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因此,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领悟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定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宣传工作的着力点。

与内蒙古历史相结合,用长期交流交往交融历史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必然进程。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外交交往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拥有不胜枚举、展现“四个共同”的典型案例。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北播、到红山文化的南传,从战国时代的胡服骑射,到昭君出塞、六镇文化共融、金河会盟、朝天可汗道、辽西夏蒙古文字的诞生、凉州会盟、开平幕府、俺答封贡、多伦会盟等大量历史案例,从海兰察卫藏、达斡尔族抗击沙俄、到蒙古、鄂温克、锡伯骑士万里赴伊犁守边、再到裕谦浴血镇海等事例。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交流交往交融是中华民族历史主流,共同建构大一统国家秩序,维护多元一体共存共荣,是几千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共同诉求。充分利用内蒙古拥有的丰富史料,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必然性,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大局自觉意识的主要历史文化给养。    

与内蒙古红色文化相结合,增强各族群众对“五个认同”的深度认识。在近代以来,面临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内蒙古各族人民曾经探索和尝试过多种寻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出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得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拥护和响应。内蒙古由旧时代的凋零破败,实现今日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党的指引,离不开社会主义道路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    

与人民生活变迁相结合,用身边的故事,解读“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的深刻道理。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使各族人民获得了新生。1947年,内蒙古人均寿命为35岁,蒙古族为19.6岁,蒙古族人口由乾隆年间的118万,锐减到83万。这一组数据就足以说明蒙古族在清代、近现代的悲惨遭遇,在清朝及蒙古王公的盘剥之下,在日本侵略者的掠夺下,在国民党政府的压榨下,生产力严重倒退,广大农牧区绝对贫困化,民不聊生;各种传染病、慢性病肆虐,人民群众求医无门,小病靠抗、大病等死的现象十分普遍;全区没有一所普通高校,文盲率达到90%;交通设施极其落后,全区仅有1974公里公路,18辆长途客运汽车……。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我们要善于借助客观数据的对比、真实历史的变迁,告诉广大群众内蒙古沧海桑田式的巨变,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党的民族政策下才有可能实现,所以团结是福、分裂是祸,各族人民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够顺利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

科学的理论只有借助科学的手段传播,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目标,我们必须引导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定位上认识其战略意义;从内蒙古历史发展进程角度领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必然性;从近代以来内蒙古沧桑巨变的角度,感知“五个认同”的真理所在;从各族人民境遇的变迁,阐释不同社会制度下人民的命运,从而使各族群众真切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我们坚信,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一定会铸就新时代模范自治区的新辉煌。


以推动互嵌式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基础

内蒙古北宸智库研究中心理事长、研究员 蔡常青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以来,民族互嵌发展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提出与五个维度内在契合的“六共”目标。从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互嵌的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和国家对于民族互嵌工作的认识和部署的日益系统深入,推进民族互嵌发展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已经提升到民族工作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已经列为完善党的民族政策和体制机制的重要任务,已经成为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抓手。

推进民族互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种原创性理念和创新实践,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上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实现路径上尤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理论先行。深入研究习近平民族互嵌重要论述的内涵和重大意义,进一步厘清民族互嵌的范围、场域、目标、五个维度之间,以及与社会结构、民族团结创建、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任务的内在关系,进而破除思想认识障碍,为推进新时代民族互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是注重统筹推进。牢牢把握“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切入点,立足巩固中华民族中业已形成的多元一体的社会结构,基于建设共同体的时代要求,彰显深入推进社会融合,消除社会结构碎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打牢社会基础的主动作为。着力在加强整体谋划、政策配套,改善社会结构、空间格局、社会环境上发力,使其赋予改革发展、凝聚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意义。

三是强化实践创新。以推进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面嵌入为目标,以落实各族群众互嵌发展、青少年交流活动互嵌、旅游互嵌“三项计划”为重点,深入开展民族互嵌示范典型选树工作,着力在创新突破上见实效。从调研情况,凡是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地区和单位都源于立足实际的务实创新;反之亦然。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认识民族互嵌工作的重要性,并勇于探索创新,才能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以“一二三四”工作模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中共兴安盟委员会党校二级调研员 格仁其木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意义。兴安盟委党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以“一二三四”工作模式为支撑,做到常规工作有重点、重点工作有亮点、亮点工作有特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一、聚焦“一条主线”,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兴安盟委党校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树牢“一盘棋思想”,带动6个旗县市委党校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校委“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盟委重要会议精神。遵循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管理标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纳入各级各类培训班次。

二、建好“两个平台”,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基础

一是搭建合作办学平台。

推动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教育厅、国资委等11家区直部门在我校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基地”等培训(研学)基地13个,与江苏省泰州市委党校、长春市委党校等6家单位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并联合乌兰察布市委党校举办两地党校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师资培训班,构建资源共享、成果互惠、发展共赢的工作机制,相关报道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上刊发。

二是构建联合科研平台。

依托在我校挂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科研调研基地”,强化“党校+部门”研究模式,加强与上下级党校、盟直部门联手调研,推动资源整合,形成研究合力。2021年挂牌以来,“两个平台”已形成调研课题研究成果21个,并将研究成果吸收、体现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等方面专题课程中,推动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三、依托“三个课堂”,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

一是讲解好“教学课堂”,提升理论基础。

探索打造“3+N”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体系,“3”即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和实践维度课程,共计32个专题;“N”即党校所有专题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铺排、教学质量测评维度上都要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素。2023年底,已提前实现相关课程及培训内容比重不低于每学期总课时的20%工作目标。结合地方实际,开发精品教学线路3条、现场教学基地15个,通过重温兴安盟红色热土上孕育的红色文化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引导学员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打造好“主题课堂”,深入学思践悟。

以图片、文字、音视频、实物、真实场景复原等形式,打造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相结合的“蒙古马精神”主题教室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室,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聚焦完成“五大任务”,努力在“七个作模范”上见行见效,推动教学培训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三是运用好“红色课堂”,感悟兴安实践。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个一”红色主题系列活动,承担听一次“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专题课任务,组织盟旗两级开展培训宣讲工作,并结合现场教学,组织学员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经历一段光辉岁月”、在五一会址“感受一次五一大会”、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聆听一次党中央的声音”、在兴安领创“体验一次共有精神家园”,同时,在培训班次组织学员学唱百首草原红色歌曲并听一次“赞歌”背后的故事,助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创建工作。

四、紧抓“四个方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一是开展特色教学振奋人心。

党校是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我们倾情打造《情满兴安》音诗画朗诵会,通过诗歌、音乐、画面相互融合,加以舞蹈、表演等灵活的方式,呈现“感党恩”“赞铸牢”“恋草原”“多彩兴安”等主题,让学员进一步感受“兴安岭上兴安盟”品牌形象的靓丽风采,增强“草原儿女心向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团结心声,目前已在4期班次开展,学员反响较好。

二是广泛宣传宣讲鼓舞人心。

党校是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团结课堂”,我们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等宣传宣讲。其中,特别与中央民干院合作开发“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系列课程,面向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两个方面培训宣讲,通过乡村振兴大讲堂专题讲授、机关党组织宣传委员在本单位宣讲、盟委党校教师到旗县市示范宣讲、旗县市委党校教师到乡镇宣讲、第一书记和社区干部到嘎查村(社区)宣讲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分众化、全覆盖式宣传宣讲,教育引导全盟各级干部群众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三是深入课题研究凝聚人心。

党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重要智库,近年来,我们聚焦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视域下,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等研究成果17个,为兴安盟民族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咨询参考。年初以来,组织盟旗两级教师分学科组建联合课题攻坚小组,申报《“两区一窗口”试点建设视域下,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典型路径研究》等课题5个,深刻总结我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经验,创办《决策咨询参阅》,畅通党校教师参与党委、政府决策研究通道,积极推动调研报告向咨政报告转化、学习思考文章向理论宣讲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支撑。

四是强化理论阐释浸润人心。党校是夯实党员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沿,我们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和理论优势,结合兴安盟两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正在积极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的实际,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系化建构、学理化阐释、大众化传播,及时宣传解读、解疑释惑。近年来,在《实践》《兴安日报》等报刊发表相关理论文章22篇,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实发挥党校理论宣传、思想引领重要作用。

下一步,兴安盟委党校将紧扣党之所需,立足自身优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办学治校各方面,以实际行动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阵地”,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新时代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与思考

集宁师范学院察哈尔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内蒙古学研究会理事 欧军

目前,学界针对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涵括了指导思想、价值意蕴、核心要义、逻辑关联、实践向度、问题挑战、现实策略等多个方面,涉及诸多领域、区域和不同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边疆研究的前沿热点。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梳理现有研究成果,依据社会实践层面和现实行动策略可分为五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把党的大政方针作为指导思想,从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法规贯穿落实上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突破口。

第二类观点: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向和基本途径。

第三类观点:从区域视角出发,相应地提出具有普遍关照性的路径举措。

第四类观点:从推进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建设,筑牢思想基础上进行探索。

第五类观点:着眼于边疆治理的特殊性,聚焦边疆居民的“五个认同”问题,从意识视角出发来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案。

总体来说,上述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前者相对来讲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内容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而后者容易在研究过程中忽视边疆民族地区的整体性内容,二者的研究对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合性关切还需要进一步完整准确全面地呈现。尽管也有一些研究者主张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多元化路径,可是对在实际运行当中的操作方案如何具体实施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边疆民族地区调研时,笔者也了解到,许多地方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把握不准与区域特性的结合点,往往采取一般化的教育宣传举措,所得结果却是事倍功半。在此背景下,从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的全局性、特殊性、整体性出发,探究边疆民族地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针对性实践路径,对于丰富和拓展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内容,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综合借鉴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应立足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参与,通过创新机制和模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逐步探索和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其一,加强民族地区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充分动员现代社会组织参与,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乡规民约”思想、民族习惯法、团结互助的传统风尚及良好健康的英模精神等,发挥民间力量在道德教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其二,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传统特色产业基础,实施更加精准的政策,使各民族同步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尤其要持续不断地保护民族地区特有的原生态资源,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整体布局,瞄准特色产业特别是文旅产业,因地制宜踏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民族地区筑牢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各民族人民积累更多的财富。

其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千百年来,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化史。内蒙古是祖国北部边疆的一块宝地,几千年来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交融互鉴、守望相助,共同建设了祖国北疆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共同见证了大美北疆的日新月异,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在这片土地上形成的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众多的文化类型,始终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汲取中华文化的养分、传承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其四,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是构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基础。可以说,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事实上,国家在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在加大力度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如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就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其五,坚持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制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具体要求、活动形式,建立健全活动工作机制,明确组织领导、协调配合、监督检查和条件保障各项机制,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民族团结教育事迹学习的社会风气。积极引导全社会努力形成人人宣传民族团结、人人爱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其六,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行动,增进各民族间情感交流,树立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氛围和机制。良好健康的英模精神弘扬氛围有助于加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步伐,以推进民族团结法治化进程。


增强前瞻性主动性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鄂尔多斯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王云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论断,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地区工作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指导意义,对我们开展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准确把握历史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脉络,“四个共同”理念深度契合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整体特性,与我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逻辑高度呼应,从根本上讲清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发展、凝聚熔铸的根源,充分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我们要增强历史自觉,在历史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深化内蒙古历史研究,准确把握内蒙古地区多民族形成发展的“家史”,让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更牢。二是宣传阐释“六句话”的事实与道理,在深化“五个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推广《鄂尔多斯历史文化读本》的经验做法,推进各盟市简明历史的编著工作。

在加强文化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精神命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历史渊源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当前,要以打造“北疆文化”为契机,加强对北疆文化的理论阐释与研究,充分发挥社科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一是在课题规划中,加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课题的立项比例。二是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组织,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调动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创新研究方式,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

在有形有感有效上用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社会科学工作部门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要在社会科学普及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社科普及活动。用好讲座、宣讲、展演、研讨等通俗易懂的社科普及方式,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让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二是搭建丰富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科普及传播载体。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现代媒体作用,同时积极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研究基地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全覆盖地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宽受众范围。三是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科普及品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科普及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具影响力。


用好“争取人心”这一最管用的办法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副校长 张福云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更是民族团结之本。古人云:“身之主宰便是心”,民族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从人的具体存在出发,避免抽象化、概念化,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心”的文章,以心换心,通过“争取人心”筑同心,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地植根在北疆儿女心灵深处,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凝聚强大力量。

强化责任意识,形成争取人心的主体合力。责任是职责,更是实践主体应尽的义务。民族工作面向各族群众,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争取人心的工作合力,避免工作主体虚化、责任虚化。第一,我们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方位强化责任意识。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伟大梦想需要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我们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强化“五个认同”意识,以中华民族整体的强大力量托举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第二,我们要从深刻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中强化责任意识。民族是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民族工作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民族工作演变大势,提出了“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阐释了现阶段民族问题所独具的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历史性、国际性、宗教性等相互叠加的特点,更加凸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方位下做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第三,我们要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中强化责任意识。内蒙古是边疆民族地区,是模范自治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主线”重大论断的地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边疆安宁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我们内蒙古必须担负起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我们要自觉知责、明责、守责、履责,自觉传承“模范自治区”的光荣传统,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统一领导,全方位发挥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优势,见微知著,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战略思维,有效防范民族工作领域的各种风险隐患,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走在前、做表率,展现内蒙古的责任担当。

贯彻工作主线,在不断增进共同性中凝聚人心。坚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确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始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予以推进。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辩证关系。坚持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前提和根本,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离开了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从谈起。忽略了差异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难以做起。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加强民族工作,尊重包容差异性,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最高利益,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传承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重大任务。

要深刻把握发展改革在凝聚人心中的重要功能,积极主动把改革发展的成果外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础,赋予改革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坚持“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在具体政策制定中,要把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其中,建立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审核、评估、清理机制,确保政策制定传递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鲜明导向;在立法中要把增进共同性作为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前置审核条件,促进民族平等;在改革发展实践实施重大项目资金过程中,要建立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审核机制,确保项目资金实施推进的正确方向始终有利于凝聚人心。

用心管好“脑子”,潜移默化中“动心”。《说文》:“感,动人心也”。人的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同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会在人们的头脑中自然生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高度重视管脑子工作,要通过有形、有感的方式打动人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嵌入心中、融入血液、注入灵魂,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要紧紧围绕“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五观”,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面向全社会与分层分类相结合,寓理于事,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用心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新中国故事、党的红色故事,激发共鸣,形成共情,滋润人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依托内蒙古红色历史资源,以“讲清楚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为重点讲好模范自治区的故事,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共识刻录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外化为自觉行动。

一如既往管好“肚子”,在改善群众生活中“暖心”。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程度。民族的自身发展既是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又是民族问题变化的动因,还是民族问题解决的归属。”其中揭示的客观规律是当民族自身发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时候,问题本身就具有了民族性,从而成为这个民族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用好发展这一总钥匙,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如既往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政治,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不会自然而然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的局面、不能自然而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自然而然形成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与讲清楚发展道路相结合,注重在发展中不断赋予经济社会发展以凝聚人心的意义,在改善民生中温暖人心,在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对于内蒙古来说,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锁定“两件大事”和“闯新路 进中游”目标要求,全心全力推进现代化内蒙古建设,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现代化内蒙古的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形成民族团结的强大向心力。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族群众“交心”。心相通才能情相融。“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展开历史长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各个历史时期。中华各民族在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中,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融程度不断加深。”《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规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创建工作,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广泛的社会交往是人们彼此增进了解、形成共识、建立信任的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族群众相互了解、欣赏、尊重、学习、包容、帮助。

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语言相通才能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才能在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结下深厚情谊,更好地维护各民族大团结。要从我国多民族国家实际出发,大力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条件。同时,积极倡导建立互嵌式社会结构,形成有利于促进各族群众交往的空间条件,实现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依托元旦、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丰富的节日文化,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精神内核,设计活动载体,搭建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增进各族群众的来往与交流,实现交心。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文化“润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历经历史波澜、跌宕起伏却牢不可破,并生生不息、延续至今,展现出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其中的奥秘在于我们培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中蕴含的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纽带,成为中华民族血脉中最鲜明的标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坚不可摧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充分发挥文化润心功能,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强化法治思维,依靠法治手段“正心”。当前,来自国际敌对势力的不良影响,我国民族工作领域呈现更加复杂的特点,个别主观故意歪曲、倒灌肆意干扰的行径与社会上一些群众的模糊认知、错误认知相互叠加,一些不实言论、负面言论、有害言论充斥网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法治思维,依靠法治手段实现“正心”,维护民族团结大局。一是坚持“有法可依”。健全完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各级自治地方出台的法规、条例与宪法法律保持一致,坚持下位法服从上位法、前法服从后法,形成法律体系整体效能。二是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一方面,针对群众不懂法或者不守法现象,要加强法治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区分民族问题和非民族问题,提高依法处理涉民族因素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避免处理民族问题简单化、泛化。同时,坚持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行为。对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的犯罪分子依法打击,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大局。三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管好守稳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健全民族领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体制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对于模糊观念、不实言论,要积极引导,及时回应,予以澄清;对于主观故意歪曲解构、以偏概全的有害言论要主动出击,以正视听;对于倒灌干扰,影响突出的违法行为要正面亮剑,依法惩治,回归正轨。


发挥群团优势 彰显社科担当 在润物细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兴安盟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赛音朝克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本次研讨会学界大咖云集、业内精英汇聚,作为会议承办单位,在此我谨代表兴安盟社科界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今天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兄弟盟市领导同志分别作了精彩发言,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聆听之后深受启发、倍感收获,为我们今后更好推进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参考。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将兴安盟社科联近年来立足主责主业,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线有关工作作以简要汇报,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是在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我们坚持突出群团组织政治属性,坚定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神圣职责,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上接“天线”,下接“地线”,将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写入“三定”规定,明确职能职责,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要点,做到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强化对所联系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动员和教育引导职责,推动所属社科类社会组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组织章程,融入社团组织文化建设,组织社科界人士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学习研讨,带领社科界人士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重要政治任务面前讲担当、挺在前,针对热点敏感问题和各种错误思想,敢于发声、有效发声。比如,针对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思维和认识偏差,我们及时组织社科界人士特别是少数民族专家学者主动发声,通过电视、报刊、新媒体等平台表明坚决拥护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的严正态度,阐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切实达到了析事明理、解疑释惑的效果,充分彰显了社科界的政治担当。

二是在宣传阐释上作表率。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重要部门,我们自觉以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为己任,做引导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凝聚正能量的“舆论场”、热点敏感问题的“解说员”。在宣传普及方面,按照自治区社科联社会科学普及集中活动统一部署,按照贯穿“一条主线”、聚焦“一个主题”原则,即始终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每个季度聚焦一个宣传主题,上下联动开展社会科学宣传普及“七进”活动,深入农村牧区、社区、机关、企业、校园、军营、网络开展宣传宣讲活动,每年开展相关活动200余场次。在理论阐释方面,我们按照盟委宣传部理论阐释工作部署,每个季度发布《要点提示》,其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点阐释方向,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讲话、中央召开重要会议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等重要时间节点,都会策划在《兴安日报》推出理论阐释专版,集中刊载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思想观点和学习宣传贯彻实践经验、思路举措,4年来累计组织刊发相关阐释文章340余篇,为理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学术研究上做推动。作为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性群众团体,我们承担着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组织开展和指导全盟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的重要职责。一直以来,我们将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设作为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学术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持续推进盟本级社科基金项目建设管理,重点围绕习近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基层治理现代化、历史文化、兴安盟品牌建设等规划设计选题方向,2020年以来累计结项研究课题160余项,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20余项。我们还立足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具体实践,积极组织申报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0年以来先后申报争取课题17项。其中,《从“红船”到“红城”——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索与实践》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社科基金2020年度重点项目,其成果在兴安盟委党校和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转化运用为思政教材,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二等奖。2023年成功申报立项了内蒙古自治区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并形成了《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内蒙古赢得并长期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历史研究》研究成果,目前该成果已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并积极推广应用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各领域思政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培训教材,于润物细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平台和契机,不断加强与各地社科联、高校、研究机构的沟通联络,进一步发挥“联”的优势,做好“合”的文章,积极为各位专家学者开展调查研究和学术研讨提供服务保障,借智借力共同深入挖掘和推广兴安盟在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贡献社科力量。


充分利用兴安红色文化资源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孙玲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经过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演化而来的社会存在,必然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社会意识,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深远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国运兴衰,这是国之大者。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客观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个重要途径与必要条件。作为兴安人,则要因地制宜,在学习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学习、挖掘利用兴安以及内蒙古红色历史文化,从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一、兴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并饱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诞生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王爷庙街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政府的诞生;标志着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功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书写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篇章,开启了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纪元。

兴安盟作为“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有五一大会旧址、内蒙古党工委旧址、乌兰夫办公旧址、兴安第一党支部等红色遗址遗迹75处。这些红色遗址既是红色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述说着1947年前后的宏大历史进程,所蕴含的兴安红色历史文化可谓底蕴深厚、资源独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是鲜活的历史教材,传承红色文化、继承红色基因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讲好兴安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发扬革命精神,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2.兴安红色历史文化中饱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的局势非常复杂,内蒙古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甚至面临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的严重危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充分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找到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功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了民族大团结与党的领导。

因此在内蒙古民族自治政府成立过程中,渗透着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挖掘研究兴安红色历史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加强对兴安盟红色文化的研究阐释,运用好全盟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兴安盟红色文化专家,开展了大量兴安红色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研究、撰写论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专题理论课程,为全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内蒙古赢得并长期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历史研究》立为内蒙古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从红船到红城》立为内蒙古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 为办好两件大事注入红色力量》《中华文化视野下兴安盟革命文化宣讲阐释研究》等立为自治区社科基金常规项目和一般项目。近年来盟级社科基金项目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历史文化立项30余项。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兴安历史》《红色兴安故事》《兴安岭上兴安盟》等学术论著。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研究》《论“三不两利”政策的措施与影响》等学术论文。开发了《真理的火种——从红船到红城的精神传承》等理论课程。通过研究阐释,在思想上提高全盟各族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于全盟各族群众的心中。

三、开展红色主题系列活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今年兴安盟充分利用兴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开展了“十个一”红色主题系列活动。

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经历一段光辉岁月”;在五一会址“感受一次五一大会”;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聆听一次党中央的声音”。充分挖掘利用“一馆三址”等红色资源,让党员干部群众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波澜壮阔进取发展的历史脉络,从党的光辉历史、重大成就、历史经验中感悟“草原儿女心向党”的红色基因。

在兴安领创“体验一次共有精神家园”。一站式感受兴安盟各旗县市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让党员干部群众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观看一场红色舞台剧。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观看音乐剧《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歌舞剧《赞歌》,感受兴安人民守望相助、感恩奋进的全新图景,赓续革命传统、弘扬红色文化和民族团结精神。

听一次“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专题课。分阶段、分地域、分领域开展宣讲,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学唱百首北疆红色歌曲并听一次“赞歌”背后的故事。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唱红色歌曲、忆峥嵘岁月,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祝福,激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提振兴安人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赶一场“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在全盟嘎查村、社区普遍举办一次融邻里宴、茶话会、诗歌颂等为一体的民族团结大集,促进各民族群众多走动、多交流、多往来。

植一片“枫榆同舟”团结林。在大乌兰浩特地区栽植枫树、榆树,开展义务植树、种植认领挂牌等群众性活动。

走一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作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个一”红色主题系列活动的“串联线”,谋划兴安红色之旅精品线。

通过“十个一”红色主题系列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学、看、听、走”的过程中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入大脑、深入人心。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诞生地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创之地、成功实践之地,红色基因、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深植兴安大地的肌体,成为流淌在各族儿女血脉中的遗传因子,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上走在前、作表率。要进一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特别是要发挥好红色文化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做得更实、做得更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