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2022年 月 日
一季度乌海市社科联紧密围绕“社科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北疆文化建设提升”主题,积极贯彻自治区社科联关于推动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的工作部署,以节庆文化为载体,以阵地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社科普及"春风行动"。一季度累计开展社科普及活动37场,覆盖群众1.6万余人次,有效激活基层文化活力,推动北疆文化创新发展,实现新年社科工作良好开局。
一、社科赋能乡村振兴,惠民活动扎根基层
乌海市聚焦农村牧区文化建设需求,在三区分别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为乡村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能,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北疆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海勃湾千里山镇通过“祥蛇贺岁”送春联“金蟒闹春”趣味运动会及元宵民俗活动,展现村民团结风貌,焕发农区活力。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大漠惠享”年货节融合美食推介与农产品展销,以消费集聚助推和美乡村建设。海南区赛汗乌素村年货民俗节以舞狮歌舞营造文化盛宴,同步开展葡萄种植“田间科普”和健康义诊,实现产业帮扶与便民服务“零距离”。在服务基层过程中,社科工作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元宵活动、法律咨询、助农服务、健康义诊等为载体,全面丰富农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节庆活动汇聚人心,文化润疆传承根脉
结合传统节日社科阵地“花样百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系列活动。乌海市博物馆推出“灵蛇献祥瑞”春节主题系列活动,通过非遗扎染、文物修复体验、十米长卷绘文物等9大特色项目,吸引3000余家庭参与文物活化实践;乌海市图书馆打造“阅见北疆”非遗迎春品牌,开展糖画制作、剪纸窗花、元宵猜谜等12场传统技艺体验,覆盖读者1500人次,让典籍中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可感的集体记忆;永昌社区创新开展“传承中国汉字”“红石榴聚民星社区春晚”等文化传承活动。让书法艺术、民俗秧歌走进社区、校园,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的深度融合。
三、成长教育多维延伸,文化薪火代际相传
立足青少年成长需求,乌海市与各基地聚焦“社科助力成长”持续发力。乌海市社科联组织社科普及志愿者到学校开展了“反邪教”宣讲,为青少年树起了“反邪教”的思想防火墙;乌海科技馆推出了“民俗里的科学”元宵主题活动、“小小理财师”职业体验等研学活动,以及“寒假安全伴我行”等公益课堂品牌,多彩活动丰富青少年人精神世界;永昌佳苑社区开展了“传承中国汉字”启蒙教育以及“童心探世界 科普向未来”“春风绘纸鸢,风筝舞春意”手工风筝DIY制作活动等,培育文化传承新生力量。通过构建"反邪教树防线+科技实践启心智+文化传承育新人"的青少年成长服务体系,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社科育人新格局。
(来源:乌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