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2022年 月 日

您的位置:首页/社科新论/正文
分享到: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己任

2022-05-10 07:37:51 文章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 226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这次重要讲话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备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也更加明确了学术己任。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这是一个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能够真正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就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立场的体现。立场决定观点、方法,决定了观察问题的视角。在任何一种理论研究的背后,都必然隐含着“代表谁”“替谁说话”“维护谁”的问题,立场问题讲到底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首要学术己任。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发展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毛泽东同志从中国革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出了最为精辟的结论,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根基。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性的重点就是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就是以人民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求为第一要务,以增进人民福祉为重要内容,以满足人民期待和实现人民愿望为己任。对哲学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必须贯穿鲜明的民生导向,彰显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在涉及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人民的精神渗透在研究之中。这无疑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人民的责任。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自觉回答“人民之问”,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寻求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例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研究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研究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等标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等问题;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执法司法问题为重点,“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等。

  尊重人民,心中装着人民,服务人民,并自觉回答“人民之问”,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才不会迷失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才会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研究重大问题,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时期,中国社会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全面变革时期。如何以宽阔的眼界来审视世界、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如何以历史的视野来把握世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如何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来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呈现出复杂态势中面对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回答的“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研究重大问题,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学术己任。

  研究重大问题,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高度的学术研究良知。研究“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无论在理论探究还是在实践探寻中,都必须追求真理和知识、体现学术的尊严。首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的勇气。要敢于直面真相,探求世界本原;要敢于追求真理,探索人类新知;要敢于讲真话,弘扬“求真知”的精神。既不以学问媚上成为权力附庸,也不以从众媚俗博取一片掌声;既不以“跑场子”猎取富贵,也不以媒体炒作来包装自己。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需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奉献,甘于清贫,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学术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才能抵得住利益诱惑而不会失去自己的良知。其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方法。绝不说套话、大话和空话,绝不人云亦云如“鹦鹉学舌”,绝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绝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既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做研究,也要在尊重他人成果、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的基础上做研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方法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真正动力。

  研究重大问题,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社会责任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立身之本、研究动力。有了社会责任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会以天下为己任,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保持观察、思考世界和中国的敏锐性,关注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寻求解决问题之道;有了社会责任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会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弘扬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无畏精神,就能在研究中敢于担当、勇于进取;有了社会责任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会始终保持一种尊崇创造性研究的精神,立足社会发展的新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有了社会责任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会以一种严谨、规范、诚信的态度来对待学术研究,以强烈的敬业精神孜孜以求地执著于研究事业。只有具有了社会责任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才可能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理论创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向时代和实践,研究时代课题,提出新观点新理论,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最神圣的学术己任。

  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在探讨时代课题中解决当下的社会矛盾和实际问题,实现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是对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的真实写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理论创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在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从新的实际出发,就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的历史。这部历史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了学术创造的思想元素,提供了实现理论创新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

  立足理论创新,自觉回答“时代之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方法自觉。方法自觉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面对问题的勇气,有自觉对问题积极思索的探索精神,有自觉对真理孜孜追求的科学态度;二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面对现实的责任,不回避学术批评、不逃避学术竞争,不利用权势,不人云亦云。方法自觉的前提是方法自觉意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自觉意识,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二为”方向与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承借鉴与创新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学术追求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观察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有“视域”,即需要有大历史的视野。也就是说,哲学社会科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人们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对人类自身研究的拓展而拓展,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要坚持方法自觉,首先必须有方法自觉意识。方法自觉意识的确立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完成学术己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关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途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