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2022年 月 日
编者按:8月29日,由自治区社科联、内蒙古大学联合主办的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原创能力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6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原创能力,结合各自学术研究实际进行了交流研讨。发言内容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学术研究现状,聚焦创新研究方法,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原创能力提供了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方法经验。现将6位专家学者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纳日碧力戈:如何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原创力
第一,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看作是复杂过程。学术研究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多方面的;既要注重空间维度,也要注重时间维度;既要有抽象,也要有具象;既要有理性,也要有情感。
第二,在精读中培养原创感。对文献资料要研读再研读,比较再比较,寻根再寻根。
第三,要注重模仿、关联、思考。在论文写作中要模仿学习文体格式,注重文类关联和哲学思考。
第四,做到形物与神思交融不二。形气神融为一体,则原创感油然而生。实践是原创性产生的根本来源,只有在实践中,形气神才能融为一体。
第五,原创与做人存在重要关系。做好学问需要良好的道德修养,同时,人的社会属性要求人具有较高的情商。通过与他人进行沟通分享以获得更多信息,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
(作者系教育部民族学人类学长江学者、内蒙古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达胡白乙拉:数智时代语言学学术原创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今年4月,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提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术原创问题的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的有关政策文件,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重要遵循。
第二,数智时代,真实语言数据是开展语言学学术原创的基础和源泉,语言学家既要关注静态语言数据,更要重视真实生活中的语言数据,挖掘更加符合语言原貌的真实规律,结合数智时代研究与应用需求,形成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推动语言学的科学化和国际化,实现语言学学术原创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语言学的学术原创领域理论和实践并重,在好的理论指导下积极开展学术原创实践至关重要。自“十二五”以来,内蒙古大学在语言学研究方面陆续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数智时代更应重视基于真实语言数据的计量研究。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教授)
朱晓俊: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的几点思考
第一,把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的基本要求。高质量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过程与结论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要做到正确的价值导向、鲜明的目标导向、独到的创新之处、强烈的问题意识、严密的论证过程“五位一体”。
第二,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不加辨别地用西方的理论解释中国;二是对党的创新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把握不精准,存在研究落后于党的理论创新的进展,及自造政治术语的情况;三是话语体系陈旧,与最新导向不符;四是小范畴与大范畴关系处理不科学,在区域性问题研究中,样本代表性不强;五是缺乏问题导向和对实践的把握;六是定性定量研究不能有机融合;七是结论科学性不强,存在论据不足、数据运用不合理、论证逻辑不严密等问题;八是文题不符,大题目内容小、内容少,小题目内容散。
第三,提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质量的几点建议。一是构建中国特点的学术话语,注意中国式话语体系的世界价值;二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培养提出问题的自觉、找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的能力;三是发挥团队攻关作用,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四是知识储备厚与宽兼备,注重多学科协同研究与综合分析;五是优化学术生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作者系自治区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自治区社科联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乔光华:关于提升原创能力的体会和建议——基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经验
第一,关注实践,关注现实世界的真问题。毛泽东同志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经管研究强调一手资料、数据和事实,需要独立思考和广泛征询。
第二,专注一个领域,关注交叉领域研究进展。内蒙古农牧学院(后与内蒙古林学院合并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王秉秀教授长期研究畜牧业经济,对畜牧业资源、牲畜数量、畜产品产量、进出口贸易数据信手拈来,对畜牧业技术变化、政策调整情况如数家珍。他主编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通用教材《畜牧业经济管理学》,长期致力于畜牧业经济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王教授是扎根一个领域、持续深耕,并产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的学术名家。他的治学精神和学术品格值得社科工作者学习、弘扬。
第三,打好理论功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理论动态,关注政策变化。拉瑞·劳丹说:“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科学的进步表现为能够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没有理论的指导,我们的研究很难深入,理论逻辑和理论智慧可以直接启发实践行动。
(作者系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何生海: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几点思考与经验
第一,选题要新。基本原则是“兴趣点+关注面”。首先,选题内容是作者一直感兴趣的问题,愿意钻研,经过深度思考,才有可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其次,选择长期关注的研究领域,视野宽广,知识储备充分,内容熟悉。
第二,要有问题意识。好的文章必须有问题的针对性,没有问题意识文章很难找到落脚点。不仅应清楚阐述某一现象或问题“是什么”和“怎么样”,还应进一步评析“为什么是这样”和“如何解决”。
第三,结构严谨。论文结构是论文的“骨架”,体现着论文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完整性,每个部分看似都有侧重点,但是其内涵上都有一个逻辑主线。
第四,方法得当,最好进行交叉研究。把质性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演绎与推理相结合、“叙”与“论”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研究。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统计技术的不断完善,研究手段朝技术化、精准化发展,大数据库的应用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第五,行文规范,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学术论文语言美的特征主要包括准确性、抽象性、简洁性、层次性、规范性。高质量的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当论文改写到一定程度后,冷处理一段时间,回头再修改,最后修改到“多一字则多,少一字则少”的境界。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内蒙古大学教授)
王珊:把好方向 立足实际 学科交叉 培养人才
第一,把好方向,筑牢根基。方向导向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展开和推进,理论基础要扎根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增强“四个自信”。
第二,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如何精准定位,是每一位研究者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应该更好地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地为国家、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学科交叉,激发活力。学术研究想要创新,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强化学科交叉和寻求新的科研范式是未来科技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必须摆脱惯性思维,抓住科研范式变革的机遇,汇聚力量凝练交叉研究的重大方向,推动学科交叉研究。
第四,人才培养,迭代更新。应该将科研自主权下放给学术主体,在保证政治方向的前提下,鼓励科研工作者自主选题,自主探索,最大化地激发科研活力。
(作者系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