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2022年 月 日

您的位置:首页/社科研究/社科研究成果/正文
分享到:

北疆社科研究 | 冯雪娟、包若冰、杜雪立:呼伦贝尔市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3-10-13 11:30:39 文章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 1021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北疆社科研究”专栏,旨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持续刊发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系列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进一步凝聚引领社科界的专家学者,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激发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热情和干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社科力量。

呼伦贝尔市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疆,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呼伦贝尔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发展农业的优势,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粮食生产省区,截至2021年呼伦贝尔市粮食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60亿kg以上,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1、呼伦贝尔市全力抓好粮食高质量发展

1.1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1.1.1耕地资源相对富足。呼伦贝尔市土地面积25.3万km2,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耕地面积2117766hm2。占全区18.4%,占全国约1.4%。人均耕地面积0.944hm2,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全国平均水平的1.97倍、9.44倍。土壤肥沃,其中,东北黑土地总面积1805826hm2,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5.27%。

1.1.2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呼伦贝尔市气候以大兴安岭为分界线。岭东地区为半湿润性气候,有效积温2000℃—2500℃,降水量500mm—800mm;岭西地区为半干旱性气候,有效积温1800℃—2200℃,降水量300mm—500mm。全年四季分明,有效积温利用率高,无霜期短,日照丰富,降水期多集中在7月—8月。岭东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水稻、杂粮、杂豆等,岭西主要种植小麦、油菜、马铃薯、甜菜、杂粮等。

1.1.3地表水资源富集。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最富集的地区,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总量31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区的73%

1.1.4生态优势显著。呼伦贝尔市拥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大雪原,素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美誉。目前,呼伦贝尔市99%以上地区的水质、土壤、空气等环境指标符合开发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具有发展高质量农业的天然优势,是我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环境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因此,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呼伦贝尔市,发展粮食生产具有地域辽阔、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等优势条件,生产出大豆、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等品质上乘的粮食作物。

1.2推进粮食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

作为一个拥有较长耕种历史的北方边疆城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经济与农业生产濒临崩溃边缘,不能满足本地区人民的吃饭需求。改革开放以后,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生产的活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粮食生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2.1粮食产量高位跃升。全市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65亿kg增加到2021年的68.5亿kg,增长了41倍多。粮食产量连续跨越了14个大台阶(每个台阶按5亿kg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粮食产量高位的基础上,平均每2.5年跨上一个新台阶,连续跨越4个台阶(见表1)。

1 呼伦贝尔市粮食产量连续跨越的14个 台阶

 

年份

产量/亿 kg

1个 台阶(5亿 kg)

1978

5.55

2个 台阶(10亿 kg)

1989

10.50

3个 台阶(15亿 kg)

1996

19.65

4个 台阶(20亿 kg)

1997

20.65

5个 台阶(25亿 kg)

2005

27.82

6个 台阶(30亿 kg)

2007

31.13

7个 台阶(35亿 kg)

2008

38.71

8个 台阶(40亿 kg)

9个 台阶(45亿 kg)

2009

45.02

10个 台阶(50亿 kg)

2010

50.77

11个 台阶(55亿 kg)

2012

57.91

12个 台阶(60亿 kg)

2013

62.40

13个 台阶(65亿 kg)

2014

65.50

14个 台阶(70亿 kg)

2018

70.14

数据基础来源:呼伦贝尔市2021年统计年鉴。

2019年以来,呼伦贝尔市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增加了单产相对较低的大豆种植面积,2021年全市粮食产量降为68.55亿kg,居全区第二,分别占全区、全国产量的17.85%、1%。人均粮食产量3056.15kg,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3倍。目前,呼伦贝尔市一年生产的粮食可以够全国人民吃近10天,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吃1年半,够呼伦贝尔市吃16年多。可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呼伦贝尔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2.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呼伦贝尔市大豆、玉米、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90%以上,其中,大豆、小麦播种面积居全区首位。由于我国大豆自给率仅为15%,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因此,2019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坚持不以产量论英雄,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科学调整和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大豆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的50%以上,2021年全市种植大豆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区、全国播种面积的76.6%、8.13%。通过不断提高大豆种植面积和生产产能,逐步改变“一产依赖农业、种植业依赖玉米”局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更加积极的贡献(见表2)。

2 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面积情况

年份

播种面积/hm2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大豆播种面积

占比/%

1949

146400

21680

14.81

1978

411460

43887

10.67

1990

485040

140780

29.02

2012

1497240

653660

43.66

2017

1687020

834080

49.44

2018

1666707

849553

50.97

2019

1670007

921006

55.15

2020

1647513

942207

57.19

2021

1657800

684587

41.30

2022

1644640

908993

55.27

主要数据来源:呼伦贝尔市2021年统计年鉴。

1.2.3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呼伦贝尔市从实现温饱到实现小康,从实现总体小康到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根据统计资料,呼伦贝尔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2012年—2021年,呼伦贝尔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2元增加到38447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807元增加到19558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21∶1下降到1.97∶1。

1.3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1.3.1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呼伦贝尔市千方百计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1949年的146400hm2 ,占全区的4.15%,提高到2021年的1657800hm2,居全区首位,占全区24.08%、占全国1.41%。2019年以来,累计建设约133333hm2高标准农田(见表3)。

3 呼伦贝尔市粮食播种面积增长情况

年份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hm2

全市占全区比重/%

1949

146400

4.15

1978

411800

10.06

1990

485000

12.52

2000

862700

19.45

2010

1415000

24.13

2012

1497200

24.44

2015

1612100

24.50

2021

1657800

24.08

数据来源:呼伦贝尔市2021年统计年鉴、内蒙古2021统计年鉴。

1.3.2经营体系不断优化。呼伦贝尔市从粮食主产区的重要地位出发,大力推广规模化生产。截至2021年底,小农户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174667hm2,13hm2以上种植大户达1.37万户,居全区前列。呼伦贝尔市共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7879个,合作社示范社484个;家庭农牧场8480个,示范家庭农牧场634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44个,社会化服务年作业面积达到400000hm2 。同时,农垦集团400000hm2耕地全部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经营。

1.3.3生产体系不断完善。呼伦贝尔市立足自然资源优势,结合现有产业基础,统筹岭东岭西自然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集聚。目前,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已形成岭东农作物以玉米、大豆和水稻为特色的产业带,岭西 以油菜、甜菜、小麦、马铃薯为特色产业带。培育市级及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69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6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4家。形成以农垦集团、伊利乳业、齐鲁制药、东北阜丰等重点龙头企业为带动的8个产业集群,2021年总产值达460亿元,其中,岭东玉米、大豆两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100亿元、70亿元以上,岭西小麦、油菜、马铃薯三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20亿元、15亿元和10亿元以上。

1.3.4科技支撑不断强化。近几年,呼伦贝尔市抓住种子和机械现代化等关键因素,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多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先后育成并审定大豆新品种51个、马铃薯新品种18个、玉米新品种10个。其中,“蒙豆640”“蒙豆1137”等品种被评为国审品种,大豆种质育种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呼伦贝尔市粮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呼伦贝尔市注重加强农机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构建农机服务体系。结合农机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需求,加快农机的更新换代和选型配套步伐,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大大提升。

1.3.5品牌影响不断增强。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用品牌建设,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了呼伦贝尔8大区域公用品牌,均荣获“2021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同时,莫里达瓦大豆等39个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秀水乡大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2年全市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登记保护总数达到222个。其中绿色食品170个,有机食品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2个。培育名特优新农畜产品登记数量达到46个。

2、制约呼伦贝尔市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呼伦贝尔市在粮食生产方面圆满地完成了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任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短板和不足。

2.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呼伦贝尔市粮食生产中抗灾稳产能力较弱,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仅有333333hm2 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18%,靠天吃饭现象严重,且目前高标准农田项目亩均投入低,无法满足建设需求。

2.2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不强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54.8亿元,三产结构为24.2∶33.2∶42.6,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全市虽然有着优质的粮食资源,但是缺少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外省市的原料供应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68%,对照《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25年)》的要求,距离2025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的目标还差很远,特别是大豆等一些重要粮食产品的加工转化严重不足。

2.3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滞后

呼伦贝尔市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升,从1957年的773kg/hm2 ,增加到2021年的4135kg/hm2,提高了5.35倍。但是与世界粮食单产平均水平、我国粮食产量大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2021年呼伦贝尔市粮食单产比世界粮食、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单产水平,分别低1670kg/hm2、1271kg/hm2、3612kg/hm2。可见,呼伦贝尔市在粮食生产方面科技贡献率还有待提高。

2.4公用品牌的影响力不大

从品牌建设来看,呼伦贝尔市在打造农产品品牌方面确实下了较大功夫。但是,存在品牌数量较多,具有品牌价值的品牌数量较少的现象,而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更是基本缺位。

2.5利益联结机制还不紧密

近年来,虽然不断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产业发展模式,但是还没有形成主流,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之间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仍然显得身单力薄。

近年来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地租也不同程度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幅度较大,农业生产经营风 险也随之大幅度增加。

3、实现呼伦贝尔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呼伦贝尔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心系“国之大者”,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党政同责,做好粮食生产顶层设计,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粮食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3.1“藏粮于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的底线,加大耕地建设力度,夯实粮食稳产增产的耕地基础。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目前,呼伦贝尔市耕地面积达历史最高水平。今后在防止耕地“非农化”的同时,加大“土地整治”工作,对进城落户的农民的宅基地、弃耕地进行全面整理,力争继续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扎实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黑土地保护工作。建立科学的耕作制度。不断提升种植业标准化面积和保护性耕作面积,有效减轻农药面源污染,为持续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3.2建立三产融合发展机制,打造完整粮食产业链条

通过种粮第一产业、加工储存第二产业、流通贸易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建立起一个集粮食生产、储备、加工、流通、贸易、消费的全产业链,实现利益共享,特别是要保证农民有钱挣,做大做强呼伦贝尔粮食产业。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政府要增强对全市粮食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大豆产业的财税、金融、人才、用地、用电等扶持政策的力度。实现集约集聚发展。充分利用全区“五大起底”行动的大好契机,特别是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行动,集中力量打造粮食产品加工区。推动发展食品冷链物流业发展,降低企业生产及销售成本。

3.3“藏粮于技”,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呼伦贝尔市要继续深入实施“藏粮于技”发展战略,通过农业技术革命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实施良种化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全市在农业科研方面的优势,联合国内相关科研院所,集中攻关,提升自主育种能力,特别是加快改良大豆品种,不断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技术水平。鼓励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购买或租赁大型粮食农机具,有条件的地区组建农机服务队,为农民提供代种代收等业务。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把农业与先进的生物科学、互联网、人工智能、高端加工等先进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粮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变革升级。

3.4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扩大粮食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不断加快粮食产业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打响“呼伦贝尔”市域公用品牌金字招牌。让优质、绿色粮食生态产品走向全国。推动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要做好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工作,确保绿色、有机粮食产品数量和产量得到不断增长。推进品牌营销体系建设。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拓宽粮食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市场认可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3.5树立大食物观,筑牢粮食安全“压仓石”

呼伦贝尔市域面积辽阔,有着全国著名的大森林、大草原、大河湖等,因此,在认真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贯彻大食物观,充分发挥它们生产食物的功能,向市场提供更多的绿色无污染的食物,既节约了粮食,又增加了食品的种类,丰富了市场。

3.6构建稳定的俄蒙供应链,不断扩大粮食的供应渠道

针对目前我国还需要进口大约0.6亿hm2 耕地面积生产的粮食的现实,为降低风险,需要进口渠道多元化。呼伦贝尔毗邻具有一定农业生产优势的俄蒙,特别是俄罗斯的远东有大片的闲置土地。因此,要利用好区位优势,通过直接进口、租用土地使用权、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与俄蒙建立多元、长期、稳定的国外粮食生产基地或者供应链,既能调节粮食市场,又有利于国内土地休养生息。

本文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作者冯雪娟系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包若冰系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图书馆员,杜雪立系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副教授;本文转载自《内蒙古科技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