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2022年 月 日

您的位置:首页/社科新论/正文
分享到:

2023年内蒙古社科30人论坛 北疆文化分论坛论述摘编

2023-12-08 10:52:09 文章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 884

打造守正创新的北疆文化

纳日碧力戈 内蒙古师范大学

10月7—8日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以文化自信、“双创”“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内蒙古各族人民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遵循,在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过程中,扩展理论视域,迈上更高学术平台。我们要以北疆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服务,为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在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模范”的表述中,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挖掘和展现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将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融为一体,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决定》推动我们在内蒙古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

张岱年先生在《天人五论》中指出:“合多为一谓之兼,既多且一谓之和,以一摄多谓之通,以一备多谓之全。……兼和通全,亦即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这段话对于我们解决好“多”与“一”的辩证关系极有价值。


内蒙古历代长城概况及其历史意义

张文平 内蒙古博物院

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长城分布重点省区,有战国秦汉、辽金、明等几个大的长城时代。内蒙古长城总长度达7700千米,分布于全区12个盟市的77个旗县(区)。

农耕与游牧的差异,从而导致的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是历史时期的中国长期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原王朝修筑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国家或王朝有时也修筑长城,目的是防御其他游牧民族政权。

长城的防御,是一种全面的军事防御,除挖掘深沟、修筑高垒外,还要在深沟高垒沿线设置烽火台、城堡、关塞等军事设施,屯兵守卫,消耗的人力、物力均极大。所以,有的朝代不提倡修长城,采取据点式的军镇防御,或者对游牧民族实行羁縻政策,但二者的前提是被防御的游牧民族一方实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后者更取决于被防御的游牧民族是否有依附倾向。

无论后人对长城如何评价,从客观情况分析,长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难以估量的重大作用。在长城的保护之下,华夏礼仪得以不断积淀、日益丰富,令四方之国心向往之,即使北方游牧民族突破长城防线、入主中原,也往往以融入华夏为终极目的。同时,长城的修筑保障了长城两侧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各安其业,有对抗的时候,但更多是通过长城沿线的关口开展商贸交流,互通有无,最终形成了一个囊括长城内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铭记“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夯实红色根基

宋立志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要打造和用好北疆文化品牌,就是要更好促进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内蒙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战略地位重要,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其贯穿于党领导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求解放、共谋发展的全部历程。“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是对中国共产党内蒙古一百年历史的总结概括,是对内蒙古红色文化源泉的准确表达和生动提炼。

2023年7月,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强调,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牢铭记“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五句话”互为因果、相互联系,既讲事实、又讲道理,体现了理论的高度、彰显了历史的智慧。凝练概括了党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深情厚爱,客观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矢志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深刻揭示了做好新时代内蒙古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准确表达了内蒙古2400多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铭记“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就是要弘扬感党恩、听党话光荣传统,传承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红色基因,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夯实红色根基,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精神力量。


传承北疆优秀文化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陆有富 内蒙古师范大学

北疆文化不只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其内核实质包孕了丰富的精神内蕴。展现内蒙古地区民风的蒙古马精神、助推三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北精神、作为民族友好团结符号的昭君文化、反映东西互通往来的草原丝路文化等为北疆文化的构成提供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传承路径,使北疆文化不仅要唱响全国,更要走向世界。

一、加强北疆文化相关文献史料的整理研究工作

文献不明,则流变不清。我们要加大对北疆文化相关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利用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馆藏资源数据库、大型综合数据库以及各种书目、索引、政书、类书、方志、总集、别集等文献,全方位搜集有关北疆文化的文献资料,形成专题类整理成果,并将文献中蕴含着的珍贵价值挖掘和揭示出来,进行分析、总结、利用,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深度挖掘北疆文化的重要史料支撑。在文献整理基础上,鼓励专家学者对北疆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北疆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二、加强北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对于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我们要不断丰富展示内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文物古迹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北疆文化的优秀成果。对于北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通过制定保护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传承人制度、建立传承基地等方式,结合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段,注重创新发展。

三、加强北疆文化教育和普及工作

将北疆优秀文化纳入教育体系,通过在中小学、大学等教育机构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文化讲座、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普及北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人们对北疆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文化。

四、加强北疆文化的互鉴交流

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媒体平台,加大对北疆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北疆文化;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文化交流节等形式,展示北疆文化的魅力;甚至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化的载体转变为数字资源,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还原为不同程度的知识单元,实现历史信息、文化信息、人物信息等的高度整合,形成更多综合性、专题性、专门性的数据库,使受众通过网络、不受时空限制,自由获取接受。

传承北疆优秀文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学术、保护、创新、交流和宣传等多种途径,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视北疆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传承和弘扬北疆优秀文化,不仅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助推作用,还对牢固树立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共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积极的作用。


红山文化考古发现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孙永刚 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塑造了中华文明特有的精神气质、历史传统、文化特性。近年来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显示,红山文化所处的五帝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期,也是“多元一体”格局的奠定期,对红山文化的研究阐释,对于弘扬北疆文化、深入把握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约6500~5000年。它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性和与邻区广泛交流的开放心态,塑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并最终融入了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

红山文化源于本土、起于多元、独立发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水平和独具特征的文明形态。同时,红山文化的诸多因素融入了中华文化体系之中,同中华大地上的其他地区文化汇聚在一起,奠定了日后几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稳步发展的坚实根基,为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积蓄了力量。红山文化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以及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山文化的文化内涵体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第一,红山文化上承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以来长达三千余年的深厚历史底蕴,下启小河沿文化及其后进入方国文明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绚丽文明华章。在西辽河地区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表现出了突出的连续性。

第二,红山文化时期,灵动多变的彩陶纹饰、唯美抽象的玉质礼器、神秘莫测的神人造像、复杂规范的宗教建筑可谓争奇斗艳,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催生了红山文化这个崭新的文化群体,表现出了突出的创新性。

第三,红山文化分布范围达20万平方公里,在如此广阔的文化与地理区域内,红山文化核心构成要素即使面对时空变换的情况也依旧能够牢固地维持其稳定性,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始终保持向心性与凝聚力,表现出了突出的统一性。

第四,在红山文化的文化内涵中,除了从其前身文化中传承下来以及自身创新出来的因素外,红山文化还包含大量来自周边其他文化的特质,红山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吸收多方文化之长,因交流而增进理解,因接纳而促进融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异相补,和合共生,成为推动红山文化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表现出了突出的包容性。

第五,红山文化的遗址与墓地中基本不见暴力冲突的迹象,反映出红山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和睦。同时,红山先民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相处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暗含红山文化先民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了突出的和平性。

以史为鉴,稽古揆今,红山文化的上述特点,以及由红山文化研究中所获得的这些认识,既是我们进一步深入考察中华文明特质的重要着眼点,也是我们今天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历史经验。


内蒙古黄河历史文化与北疆文化品牌打造

崔思朋 内蒙古大学

在中国众多的江河之中,无论是对中国历史还是自然环境而言,影响最大者莫过于长江与黄河。尤其是黄河,在上万年的历史进程中,黄河滋润并见证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从起源、发展及走向繁荣的光辉历程。黄河从河源以下,沿途汇集了四十多条主要支流和千万条溪涧沟川,逐渐形成一条波涛澎湃的大河。内蒙古是黄河流经长度排名第二的省(自治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丰富,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学界普遍认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演绎了早期中国最为辉煌灿烂的文明历史。但在中上游的内蒙古黄河流域也形成了早期中国的人类文明,这一地区的人类文明同样辉煌灿烂,同样也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进程中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历史作用。又因内蒙古黄河流域所在的中国北部边疆的特殊地理区位,这也影响内蒙古黄河历史文化同样也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充分挖掘并实现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讲好内蒙古的“黄河故事”,对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具有重要历史与现实作用。


中华文明起源视域下的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贡献

于宏建 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中华文明起源阶段,以呼和浩特为代表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传承与发展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新石器时代,呼和浩特地区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黄河中游仰韶时代诸文化和东北红山文化的影响。仰韶文化早、中期的白泥窑子文化,仰韶时代晚期太行山东侧的大司空文化、红山文化与当地以小口尖底瓶为代表的文化相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三个系统文化共同组成的“海生不浪文化”,充分证明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各种文化在呼和浩特地区的交流与发展。而具有本地区特有器物——火种炉的出现,又说明了呼和浩特地区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特色。几种文化在呼和浩特地区甚至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碰撞与融合,既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融合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产生出一些新的因素,形成了这一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此,呼和浩特地区作为中国文明三大起源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集中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文明五个特性,同时又丰富了中华文明、北疆文化的内涵特质。进入新时代,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更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北疆文化内涵,构建并不断加强首府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文化基础。


呼和浩特市文旅融合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张开志 内蒙古财经大学

青城文脉,源远流长,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乳业文化、生态文化、晋蒙商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态交汇于此。近年来呼和浩特文旅市场稳中有进、文旅要素凸显、融合形式多样、“引进来与走出去”策略并举、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同时,尚面临要素、产业、机构、政策、区域等层面的难点问题。要素融合广度与深度有待拓展,同质化产品涌现,缺乏带有强IP属性的文旅品牌。元素分布不均,旗县协同效应弱,闭环区位优势不彰。产业融合基础薄弱,产业人才稀缺,人才政策支撑不足。链上龙头企业缺乏,困于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的政策优化方向在于:第一,加强调查研究,精准锚定消费者真实偏好,多环节耦合居民需求。第二,建立部门协同、政策融合的长效机制,通过财税政策等吸引要素集聚。第三,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双轮驱动。第四,持续夯实配套政策与公共服务,加强政策宣传与推介,整合宣传资源,重新定位文旅形象,增进消费者文化认同。第五,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扩大人才梯队规模、重塑人才数量结构、激励各类人才发挥活力,依托“引、育、留、用”体系夯实文旅产业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