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2022年 月 日
官宣!
北疆文化Logo形象
今天正式发布
标识整体为红旗形态
主色调为红色
象征着党的领导下
内蒙古各族人民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自左向右
标识前端为一个马头
后端是其飘动的鬃毛
视觉上呈现出一匹
正在奔腾向前的蒙古马形象
象征着“吃苦耐劳、 一往无前,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
蒙古马精神
红旗标识下端依次为
长城、黄河“几字弯”和草原
长城黄河在内蒙古五次拥抱
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彰显着北疆大地上
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
红旗指引的方向
正是蒙古马奔腾向前的方向
象征着党的领导下
内蒙古各族人民
守望相助、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
内蒙古新篇章
北疆文化
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多次讲到“北疆”这个概念,比如“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等等。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新要求,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打响区域代表性文化品牌的有力措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
“内蒙古印象”摄影展 展出作品
“内蒙古印象”摄影展 展出作品
内涵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心手相牵,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形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爱国忠诚奉献为核心理念,以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精神标识的地域文化。
1
舞蹈《马铃儿摇响幸福歌》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终评第一名
主要类型
(一)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北疆文化的鲜明底色和精神旗帜,丰富了北疆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发展活力,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生动见证,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讲好内蒙古故事、树立内蒙古形象的重要文化资源,为内蒙古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了不朽的精神力量,为内蒙古闯新路、进中游,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了不竭的奋斗源泉。
(二)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倡导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理念,体现热烈奔放和勇猛刚健特质,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特色文化。
(三)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农业生产劳动、社会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等。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文化广泛分布,在不同地区有着区域特色。
(四)黄河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黄河流域的人们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以其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等自然和文化特质,成为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和民族品格。
(五)长城文化
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历代长城遗存及其各类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
时代价值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波澜壮阔的中华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浇灌出北疆大地的勃勃生机。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召唤,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伟力,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新路、进中游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呼伦贝尔新闻》微信公众号)